• 期刊首页
  • 期刊导读
  • 期刊介绍
  • 投稿指南
  • 邮箱投稿
  • 在线投稿
  • 联系我们
期刊导读
期刊介绍
投稿指南
邮箱投稿
在线投稿
联系我们

综合新闻

  • 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
  • 家门口多了一个好去处!徐汇新添一国家3A级旅游
  • 东方黎锦灿若云霞
  • 愉悦家纺入围第48届(2023/24秋冬)中国流行面料
  • 天章股份2022年上半年净利290.6万同比扭亏为盈 上

通知公告

  • 棉纺织技术版面费是多少
  • 《棉纺织技术》投稿方式
  • 《棉纺织技术》数据库收录影响力
  • 《棉纺织技术》期刊栏目设置

您现在所在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关注 | 中国棉纺织行业再生纤维素纤维应用情况(3)

来源:棉纺织技术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3-14
【作 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 要】:(2)兰精、新疆中泰有较明显的优劣势。兰精在纤维强度、并丝、疵点,批次稳定性、新产品种类四方面表现突出,但在供货稳定性及售后服务两项中有

(2)兰精、新疆中泰有较明显的优劣势。兰精在纤维强度、并丝、疵点,批次稳定性、新产品种类四方面表现突出,但在供货稳定性及售后服务两项中有一些非议,部分原因或受制于产能及市场,或因在新冠疫情导致国际海运受阻的情况下,使问题被进一步放大。新疆中泰则是“另一个极端”,由于地处新疆,其粘胶纤维产能多通过“疆内循环”,这使其具有稳定的客户群体,产业链能够形成稳定的供需关系,生产连续性较强,产品稳定性好,也利于提供售后服务,但另一方面,需要进一步提升产品品质。

(3)山东雅美、丝丽雅两家企业总体表现比较优秀,不过在稳定产品供应、新产品研发等方面应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质量稳定性控制、回潮率控制及售后服务能力也需要进一步加强。

(二)国产莱赛尔纤维的发展分析

随着国产莱赛尔纤维逐步成熟并形成一定规模,此次调研中,除常规粘胶短纤维外,棉纺织企业也对国产莱赛尔纤维进行了评价,见图3,主要情况如下。

图3 粘胶短纤维与莱赛尔纤维评价对比

(1)大多数棉纺织企业对莱赛尔纤维的强度指标表示满意,这主要得益于纤维的本征特性,对纤维回潮率、油剂指标的评价也不错,部分指标甚至好于常规粘胶短纤维,但在并丝、疵点方面的问题较为突出。

(2)棉纺织企业对莱赛尔纤维生产企业的供货稳定性、包重稳定性两项指标较为满意,主要由于近几年莱赛尔纤维行业产能增长迅速,行业库存较高,能够保证下游需求;对包重稳定性的评价则更高,得益于纤维生产企业的供货理念,应用的打包设备基本是业内通用的新设备,对包重控制相对更好。

(3)棉纺织企业对我国莱赛尔纤维行业评价最低的两个维度是新产品种类和合作开发积极性,说明目前我国莱赛尔纤维生产企业产品较为单一,多为常规莱赛尔短纤维(非交联型),交联型、半交联型产品尚未成熟。与之对应的,我国莱赛尔纤维行业发展时间相对较短,能够支撑产业链合作、开发的人才相对匮乏,纺纱技术、印染技术仍是制约莱赛尔纺织品后道应用的关键瓶颈。由此看,通过产业链合作打通关键技术瓶颈,是进一步拓展莱赛尔纤维下游需求的关键。

(三)粘胶短纤市场运行情况

除了产品质量、服务满意度和产品开发能力外,价格也是棉纺织企业应用原料时考虑的重要因素。棉花、涤纶短纤和粘胶短纤是棉纺行业的三大主要原料,近五年的价格走势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三者有一定关联度,整体走势趋向一致;二是2020年以来,在中美贸易摩擦及新冠疫情等因素的影响下大幅波动,2021年3月粘胶短纤价格甚至高于同期的棉花价格;三是与棉花和粘胶短纤相比,涤纶短纤价格走势相对较为平稳,见图4。

图4 近五年棉花、涤纶短纤和粘胶短纤价格走势

粘胶短纤维价格波动除了与市场需求相关外,还受粘胶纤维行业产能及产量变化的影响。2017年,粘胶纤维行业库存处于历史较低水平,供给紧缺支撑粘胶短纤维价格上涨,从表5可以看出,当年粘胶短纤维与棉花价格基本持平;进入2018年,粘胶纤维行业产能逐渐释放,供需矛盾明显,叠加中美贸易摩擦对下游纺织需求的影响及新冠疫情冲击,两年间价格一路下滑;从2020 年8月开始,随着供给端边际改善,需求端出现增长,价格持续攀升;到2021年3月涨至峰值后,受下游需求不振影响,价格下跌。

表5 棉纺主要原料年均价格对比

数据来源: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

四、再生纤维素纤维产业链面临的挑战及发展展望

(一)产业链面临的挑战

1.供需结构阶段性失衡

随着再生纤维素纤维行业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粘胶短纤维单线产能快速增长,莱赛尔纤维技术实现突破,“十三五”期间,再生纤维素纤维行业迎来产能的快速增长,粘胶短纤维增量超百万吨,莱赛尔产能突破20万吨。但受中美贸易摩擦、产业转移、新冠疫情等一系列因素影响,下游需求增长幅度与上游产能扩张速度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再生纤维素纤维产能利用率近几年持续维持低位,再生纤维素纤维企业正面临严峻的生存挑战。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下一页
  • 上一篇:国内外棉价上涨 棉纺企调整品种结构自救 中日首
    下一篇:增强非遗活态保护和传承活力

    棉纺织技术投稿 | 棉纺织技术编辑部| 棉纺织技术版面费 | 棉纺织技术论文发表 | 棉纺织技术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棉纺织技术》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