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 中国棉纺织行业再生纤维素纤维应用情况(4)
2.绿色可持续属性尚未转化为竞争力
相比于粘胶短纤维,尽管莱赛尔纤维被称作新一代“绿色纤维”产品,并被视为未来有可能全面替代粘胶短纤维的创新产品,但由于产品本身特点及后道加工与常规粘胶短纤维存在差异,目前市场销售、终端需求中普遍被当做独立产品进行销售。下游客户采购原料主要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加工费、产品质量、售后及终端需求,当前国内莱赛尔纤维产品销售的竞争仍是莱赛尔纤维行业内的竞争,比拼的是产品的品质与价格,因此,尽管莱赛尔纤维生产企业多用“绿色纤维”作为产品亮点作为宣传,但短期内并不能对下游采购形成明显的促进作用。
3.产品质量及研发力度仍需提升
从2021年调研棉纺织企业反映的情况看,我国再生纤维素纤维生产企业在产品质量、新产品研发及合作开发积极性等方面虽然有了明显的进步,但仍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除传统意义上的莫代尔、高白纤维、功能性纤维等差异化产品研发外,针对产品质量提升,部分再生纤维素纤维企业正在深入研究更加适用于特定纺纱机型的“定制化”产品。通过生产参数微调、油剂调整等手段,优化纤维在纺纱中的表现,支撑下游客户提升纱线抱合力、提高纺速等,值得行业其他企业学习、参考。
(二)未来发展展望
1.打造绿色可持续发展产业链
再生纤维素纤维作为原料可再生、产品可降解的纤维产品,具有天然的绿色可持续属性。随着终端服装品牌对“可持续原材料”采购需求的进一步增加,产业链需要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打造绿色可持续产业链,提供源于自然、归于自然的可持续、高品质绿色纺织原材料。与此同时,产业链也需要形成合力,进一步加强宣传推广力度,让下游企业及终端消费者真正了解、认识再生纤维素纤维,感受到再生纤维素纤维的魅力。
2.加大产品开发与应用领域拓展力度
随着人们消费理念的提高,再生纤维素纤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再生纤维素纤维行业需要继续挖掘产品特点,加大市场开发及配套服务工作,针对性开发、定制差异化产品,扩展下游应用领域、提升产品用量。重点关注再生纤维素纤维产品追溯示踪技术、“可持续粘胶短纤维”品牌建设、交联莱赛尔纤维研发以及莱赛尔纤维纺纱、印染技术等。
3.充分发挥协会、联盟作用
产业链商业环境、传统粘胶纤维的环境保护及行业形象、莱赛尔纤维纺纱、印染技术瓶颈等问题,均属于产业链上下游从业者面临的共性问题。需要充分发挥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再生纤维素纤维行业绿色发展联盟在相关工作中的引领性作用。依托协会、联盟的工作平台,通过行业交流合作,共同探讨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并依靠其影响力,逐步解决行业面临的共性问题,进一步引导再生纤维素纤维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纺织
编辑:中国纱线网新媒体团队
对于本期话题你有什么看法?欢迎转发、收藏、评论、点赞,走过路过不要忘了关注,不关注一个,不许走~
领取福利:
第一步、关注。
第二步、私信回复加群,邀请您加入500个纺织群,群内海量求购供应信息让您1分钟找到客户。
领取福利!500个纺织群等您加入,一分钟找到客户
如果你想看更多纺织资讯,最新行情,可以前去公众号「中国纱线网」
回复数字「2」,及时获取最新纺织行情
上一篇:国内外棉价上涨 棉纺企调整品种结构自救 中日首
下一篇:增强非遗活态保护和传承活力